想了解下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情况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历史悠久,是我省食品科学研究的发祥地,从20世纪50年代起,先后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食品科学高中级人才,其中不少已成为食品科学界的学术带头人,国内外食品加工行业的知名学者、优秀企业家。我校的食品科学研究起步亦早,50年代末就陆续开展了食品科学方面的研究,1986年成立了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2000年我院“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学科被列为省“211”重点学科,标志着福建农林大学的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学科进入一个崭新的腾飞发展时期。学院凭借学科综合优势,突出亚热带农产品特色,积极推动和促进相关的应用技术,如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农产品贮运技术,食品生化技术,食品卫生检验技术,食品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在取得良好学术成果的同时,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产生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我院现有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两个硕士点,一个省农产品加工与贮藏“211”重点学科。目前,学院在加强原有学科建设的同时,积极促进各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整合,形成多学科综合发展的新局面。新世纪,在新的形势下,为适应市场对食品科技人才的大量需求,在省 *** 的指导下,省教委特别批准我院开设《农产品贮运与加工》成考、自考专科班,重点培养食品生物科学工程、功能保健食品方向等社会急需的食品高科技人才。

目前,我院首届成考、自考大专班已开始报名,希望有识之士和有求知欲望及想体验大学生活的青年、学生尽快报名,我们的校门永远为广大求知者开放。

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成立于2001年4月,前身为1985年复办的原福建农学院食品工程系,(1958年原福建农学院园艺系设置食品加工专业), 2000年10月,原福建农业大学、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福建农林大学,原食品工程系于2001年4月更名为食品科学学院。学院现下设:食品科学系、食品工程系、食品营养与安全系,及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与贮藏重点学科实验室、福建省农副产品保鲜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中心、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农产品品质研究所、食品工程设计研究所等9个教学科研机构及1个食品实验厂。

学院现拥有“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博士点,“食品科学”、“粮油及蛋白质工程”、“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生药学”五个硕士点和食品领域工程专业硕士点及农业推广(食品加工方向)硕士点。其中“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被批准为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学科。食品科学学院已形成以工为主,农学、工学、医学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体系。

为适应我国营养政策和即将实施的营养立法,经申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依托我院师资力量,从2006年起学院具有国家公共营养师培训资质。

现任领导:院党总支书记陈泰丰副研究员、院长陈锦权教授(博导)、副院长郑宝东教授(博导)。

学院树立“人才是之一资源”的思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出台了《教师培养规划及措施》,鼓励和支持学院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院具有硕、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使学历结构更趋合理。目前学院具有博硕士学位的占教师总数近60%。;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多次组织教师到国内有关院校进修,先后派出陆则坚教授和陈锦权教授到美国佐治亚州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切实加强新一代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提升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学院现有教授(研究员)职称1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职称14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 福建省有突出贡献农业专家1人,有1位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有4位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骨干队伍和工学、农学、医学学科交叉的学术梯队。

学院现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农产品贮运与加工成人自考专科专业、物流管理(食品)成人函授(脱产)专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成人函授专升本专业。学院现有在校生:博士研究生17人,硕士研究生115人,食品领域工程硕士14人,本科生 875人,函授本专科生163人。

学院切实加强人才培养,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教学管理。加强对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 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在双语教学改革上有所突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加强基础和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的原则,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院成立以来,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获得重大进展,年度科研经费平均200万元左右。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课题30多项, 横向课题25项。通过鉴定成果30项,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 项, 三等奖 7项,获专利8项。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成绩突出,获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30项(618项目),保持在省内食品行业受资助项目的领先地位。

在学报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在一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SCI收入11篇、EI收入9篇、ISTP收入3 篇,编著或参编的正式出版专著、教材12部。其中由陆则坚教授主编的教材获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举办了第五届中国农产品贮藏加工学术交流大会暨海峡两岸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安全论坛大型学术会议。

学院党总支抓好广大师生的理论武装工作,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中获得中央巡视组的好评,在组织发展工作中,党总支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学院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积极做好在优秀大学生和一线青年知识分子特别是在“双高”人员中的党员发展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大“双高”人员的发展力度,2004年成立了研究生党支部,为了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新党员的管理,学生党支部成立了两个党小组,通过以上措施,着力促进了学院的组织发展工作,有效地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2003年以来,全院共发展党员103人,其中教职工和研究生23人,本专科学生118人。

近年来,学院团学工作上了新的台阶。院团委曾获得校“红旗团委”的称号;一人获得“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先进个人”;一个班获省“先进班集体”;连续两年有社会实践队获省“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称号;连续三年获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近两年在全国“挑战杯 ”和“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2006年学院总支还被评为校“先进基础党组织”。

食品科学学院

二OO六年九月

[海南省]福建农林大学黄海南职称,福建农林大学黄建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教务处 *** 附号码及其他联系方式

一、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教务处联系 *** 和联系方式 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教务处联系 *** 为0591-83725639,该校联系地址为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 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教务处、邮编为350002。

二、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是2006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地处具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福建省福州市,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闽江与乌龙江之间,现占地面积720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池、学生公寓等。校园鸟语花香、环境优雅,教学设施先进,生活条件完备。

学院无缝对接 福建农林大学 校本部,充分共享其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优美校园环境,共沐其80多年办学历史积淀的丰富校园文化。现设置经济与管理系、人文社会科学系、信息与机电工程系、文学艺术系、工程技术系、食品科学系、农业与生物技术系7个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涵盖工、经、管、文、艺、农6大学科,共30个专业;拥有教育部正式批准的福建省独立学院之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国家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面向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近1万人。现有专 *** 专任教师536人,其中高级职称192人,占35.8%,博士135人、硕士300人,占81.2%,各系主任均由 福建农林大学 知名教授兼任。

学院与加拿大圣文森山大学合作举办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学院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方针,坚持开放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使命,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秉持“厚德博学 笃行致远”的院训,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创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大学。2011年起学院在福建省本二批次招生,2012年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入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学校;2016年学院入选福建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项目。

学院扎实推进整体转型建设发展,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坚持以更高水平的科研、教研带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分别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型学科立项建设和培育项目。绿色文化创意设计与应用专业群、生态农业与乡村休闲专业群成功入选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入选数位列全省独立学院之一)。现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个,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00个,其中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4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1个,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建设项目3个,省高等教学教育改革项目12个,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9个,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9个;另有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55项。

学院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银奖,取得历史性突破(全省独立学院唯一,全国仅3所独立学院获奖)

学院在首届省大学生文化创新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2金2银3铜及优秀组织奖,获奖数量等级等指标排名均居全省参赛院校首位,随后,在该项赛事第二届比赛中,学院再创佳绩,获得银奖2个、铜奖1个,学院再次获优秀组织奖。

学院始终坚持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注重之一课堂与第二、三课堂的有机融合,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近3年,学院普通本科新生报到率均超过96%,居全省独立学院前列;截至2017年7月,学院为国家和社会共输送15000多名毕业生,近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95%以上。近5年,涌现出了“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提名奖(全省高校唯一)、“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及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气排球联赛、省大学生戏剧节等各类国家级、省级比赛中,共获得70多个团体奖项,1000多人次荣获400多个奖项,总体成绩名列省内独立学院前茅。

十一载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学院的竞争力、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持续快速提升。作为福建省最年轻的独立学院,在武书连2017年中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100强中位列第52名(较2016年上升12个位次),在教师创新能力100强中排名上升至第49名(在福建省独立学院中排名第二位),在教师效率100强排行榜中位列第61名(在福建省独立学院中排名第三位)。学院曾连续两年获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先后荣获“福建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教工小家”“福建省教科文卫系统模范教工小家”“福建省阳光价费公示示范单位”等称号;院党委被评为“福建省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院团委两次荣获“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是一本吗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既是一本也是二本。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校区安溪茶学院是由安溪县 *** 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建立,隶属于福建农林大学的二级学院,非独立学院。学院位于泉州市安溪县参内乡。在本科一批次和本科二批次面向全国招生。

学院采取“ *** +高校+民资”三位一体、优势互补、协作办学的模式,与100余家茶叶企业和两岸50余家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关系。学院于2017年11月,被确定为福建省“示范性产业学院”。

师资力量:

安溪茶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双聘院士1名(陈宗懋院士,安溪茶学院名誉院长),高级职称教师14人,台籍教授6名,博士生导师7人,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1人,国家重大农技推广体系茶产业首席专家1名、团队主任2名,部省级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

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4人,入选福建省高等教育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国家林草局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1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者创新人才1人,校内外 *** 教师110余人。

以上内容参考: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学院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中加合作班怎么样?诚恳请教!

兄弟 我基本上是尽力福建农林大学黄海南职称了啊 如果对这个专业不感兴趣福建农林大学黄海南职称,大二时有什么专业可以转.如果想读第二专业可以有那些选择.

我想是可以的啊 到时再根据学校要求的啊可以选择哪些啊

自己又对哪个专业有兴趣一点专业知识过硬点就学哪个专业啊

我答的就这只有下面的这些福建农林大学黄海南职称了啊 看可以帮忙福建农林大学黄海南职称你不啊

福建农林大学“中加合作课程班”招生简章

2003年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我校与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合作,举办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两个本科专业引进课程试验班(以下简称中加班)。本项目通过加强与国外农业院校的交流合作,利用国外先进的教学资源,旨在培养懂外语、精专业的国际型人才,以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

一、中加班的办学形式

合作方式福建农林大学黄海南职称:引进新斯科舍农学院“植物学”、“农业经济学”、“农业生态学”、“食品安全”、“项目研讨”、“研究 *** ”、“动物学”等基础课程,学完两年基础课程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若家庭经济条件许可,且托福考试成绩达到或超过550分,可申请赴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继续学习其它专业课程。

教学管理:2002年11月,经两校协商,成立福建农林大学与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教学工作小组,组长由我校副校长尤民生教授与新斯科舍农学院院长Dr.P.Hicks担任。同时,中加双方各派出三人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确定教学计划、互认学分、派送任课教师等方面工作。

生源及招生规模:生源为参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达到本科(理科)更低录取分数线的考生,首期我校以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两个专业启动课程教学班。 2003年我校招收53名合作班学生,其中园艺专业32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1人;2004年拟招收中加班学生80名。

对应专业:两年后获准进入新斯科舍农学院学习的学生可选择的专业为农业商务、农业经济、农业环境研究、农业机械化、动物科学、水产学、植物科学。未能进入新斯科舍农学院学习的学生则转入我校资环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或园艺学院园艺专业学习。

学费:经省物价局、省财政厅批准(闽价[2003]费390号),试验班学生前两年每生每年学费1.80万元人民币,进入新斯科舍农学院学习的学生按加方的外国留学生收费标准,每生每年学费约9000加元(不包括住宿费);未能进入新斯科舍农学院学习的学生转入本校相关专业学习,按相应专业学生收费标准收费(园艺专业每生每年学费3900元人民币,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每生每年学费3600元人民币)。

二、我校为中加班学生提供的条件

加强硬件建设,创造良好条件。为了给中加合作班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校在教室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专门腾出两间教室作为中加班学生的专用教室,并投入60多万元,建设成多媒体 *** 语音教室。每一个教室均配有音、视频设备,电脑设备,投影设备,电动挂幕, *** 设备,扩音设备;教室构建了高速的局域 *** ,并通过校园网接入Internet,在教学中可实现屏幕广播、文件广播、语音广播、视频广播、网上考试、网上讨论等 *** 教学和管理功能;同时安装了采光良好的落地玻璃窗和室内照明设备。

聘请优秀教师,进行双语教学。中加班学生前两年共开设30门课,其中国内课程23门,均聘请我校更优秀的中青年教师,采取双语教学(中英文授课)。

采取多种措施,强化英语学习。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前两年开设“英语口语”、“英语阅读、写作”、“英语语法、词汇”、“英语听力”等课程,均聘请学校知名的英语教师授课,其中口语由外籍教师担任;此外,我们还强化托福课程的学习,利用周末和暑期对学生进行托福强化培训。

引进加方课程,外教到校上课。前两年引进加方《农业生态学》、《食品安全》、《项目研讨》等七门课程,均由加方教师亲自到校为学生授课,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与加方教师沟通,更全面的理解课程内容,我们还同时聘请我校优秀青年教师协助教学。加方教师善于应用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课堂采取多媒体教学,作业、考试均通过互联网进行;同时他们特别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我校期间就能接受到国外先进的教学 *** 、理念的教育。

加强学生管理,营造良好氛围。在学生管理上,我们制定严格的作息制度,规定学生早、晚自习必须到位,早读时间定为英语学习,晚自习时间为每天19:00--21:00;严格课堂纪律,实行双点名制,杜绝缺席、迟到、早退行为。通过严格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相关情况

新斯科舍农学院位于新斯科舍省,坐落于Bible山下,离特鲁罗市(Truro)仅1公里,交通便利。校园占地265公顷,校内有风景优美的花园及对外开放的植物标本展览馆、牧场、庄稼研究中心等,学习环境良好。

新斯科舍农学院是一所加拿大 *** 承认的公立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具有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在农业与食品工业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均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在人力与科学资源方面的研究还在不断的加强。学校响应现代教育和研究的需要,面向大西洋沿岸各省的农业与食品工业,开设了以理科、技术培训、商业、应用技术为基础的学位课程和技术证书课程。学校设有专业的实验室及农业部门的服务机构。现开设农学理学士专业有:农业商务、农业经济、水产学、农业机械、动物学、环境研究、植物学、兽医学;技术证书专业有:农业商务、农业技术、动物健康、动物学、环境园林、耕作技术、植物学技术。

校内还设有职业指导中心、日常护理中心、健康服务中心、残疾学生服务中心等机构,为学生生活提供各方面的便利。该校联系方式:电子邮件 administration@nsac.ns.cn 网站URL

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我校与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合作,就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两个本科专业开展合作办学项目(以下简称中加班)。本项目通过加强与国外发达国家农业院校的交流合作,引进国外优质课程与教学资源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懂外语、精专业的国际型人才,以适应经济发展全球化的需要。

一、中加班概况

合作方式和对接专业:本项目是在我校现有专业基础上,引进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部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若家庭经济条件许可,英语达到加方要求,两年后可申请赴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学习。获准进入新斯科舍农学院学习的学生可选择的专业为农业商务、农业经济、环境研究、生物环境系统管理、动物科学、水产科学、植物科学。未能进入新斯科舍农学院学习的学生则转入我校相关专业学习。

项目领导和教学管理:经中加双方协商,成立福建农林大学与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合作办学项目工作小组,全面负责该项目的工作,组长由我校副校长尤民生教授与新斯科舍农学院副院长 Leslie Maclaren 教授担任。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双方还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教学计划、互认学分、派送任课教师等方面工作。

课程设置和师资安排:合作项目的教学计划由中国福建农林大学和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共同制定。前两年共开设30门课程,其中引进新斯科舍农学院“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食品安全”、“项目研讨”、“研究法”等课程。我校开设课程选派优秀教师授课,部分引进课程由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的教师直接用英语授课,同时我校配备青年教师作为教学辅助,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外教教学。

学生录取和招生规模: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该项目计划内招收本科(理科)二批考生,之一志愿之一专业报考可加20分投档。目前共有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两个专业,每年计划招收120—140人。

学历认可和学位授予:加方承认该项目学生在福建农林大学前二年所修所有学分,获准赴加学习的学生修满对方学校三四年级教学计划中要求的学分,由新斯科舍农学院颁发学士学位文凭,同时还可回国申请我校本科学历证书和学士学位;未获准进入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学习的学生,修满学分后由我校颁发学历证书和学位。

学习费用:经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财政厅批准(闽价[2005]费392号),该项目学生前两年每生每年学费1.80万元人民币;后两年,进入新斯科舍农学院学习的学生按加方的外国留学生统一收费标准,每生每年学费约9000加元;未能进入新斯科舍农学院学习的学生转入本校相关专业学习,按相应专业学生收费标准收费。

项目进展:该项目于2003年正式实施,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培养计划的实施,学生素质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一年级的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50%,二年级的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80%。至今共有35名学生申请了赴加留学签证,31位同学获得了签证,通过率高达88.6%。

二、中加班的培养模式

1、按照国家教学计划,制定人才培养体系

我们在国家教学计划基础上,建立以学校课程为主,引进课程为辅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夯实农学类专业基础,强化适应发展能力训练,突出英语教学,开设项目研究、研讨类课程,引进国外先进教育资源,达到培养国际化高级农业人才的目标。

2、引进加方课程,促进教学改革

我们通过引进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课程,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强化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按照国家理科基地的要求设置生物类专业基础课,夯实学生适应发展的基础;开设项目研讨和研究法等以学为主的课程,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加大设施投入,创造良好环境

我校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校园环境优美,而且还设有计算机 *** 中心、测试中心、电教中心、生物技术实验中心和80多个专业实验室,同时校图书馆还是中国学术期刊首批文献检索咨询站和农业部首批查新单位,拥有藏书115万册,中外文期刊5600多种。中加合作班学生可以随时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学习活动,不仅如此,我们还给中加班学生提供了专用教室,并投入近60万元,建成多媒体 *** 教学实验室,实现与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 *** 资源共享。

4、配备优秀师资,保证教学质量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中加班均聘请优秀教师授课,他们大部分是副教授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教学严谨、认真、负责。引进课程由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选派优秀教师来我校授课,Dr.Caldwell教授、Shannon Kilyanek、Krista Lake教师等均来我校讲过学,他们善于应用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课堂采取多媒体教学,作业、考试等均在 *** 上进行,他们还特别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让学生受益非浅。

5、建立激励机制,营造良好学风

优良的学风形成需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必要的激励机制来营造。我们建立健全学生晨起早读、晚自习、课堂考勤等制度;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实行双点名制,杜绝缺席、迟到、早退等不良行为;严格考试纪律,加强考场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建立与学生家长定期联系制度,及时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同时我们还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如推荐优秀的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建立合理评优评先制度、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40%的学生可享受我校500—2000元的奖学金、此外还设有海外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海外学院加华奋进奖学金、海外学院加拿大叶氏留学奖学金等)、推荐前两年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赴加学习深造、前两年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赴加学习时每年可获得加方2000-5000加元的奖学金。

三、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简介

新斯科舍农学院提供综合性大学水平以及专业技术水平的人才培养,专业涉及面广, 课程设置多,同时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

学校培养目标

新斯科舍农学院致力于优秀的本、专科教育。为学生们开设理科、商业、工程、水产学、环境学、农学和食品学等方面的学位课程和技术证书课程。此外,学生们还能在这些领域继续进行科学探索,开拓创新,使加拿大大西洋沿岸地区乃至更远地区从中受益。

学院历史

成立于1905年的新斯科舍农学院原先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地方农科学校。之后,不断发展壮大,迄今为止,新斯科舍农学院已成为一所久负盛名的综合性大学。早在1985年,新斯科舍农学院便成为一所可独立授予学士学位的大学。1993年又具备了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新斯科舍农学院已经成为加拿大大西洋沿岸地区科学研究最为深入的一所学府,新斯科舍农学院以开展学术研究的形式吸引了较多的项目资金和 *** 拨款。新斯科舍农学院与许多企业联盟,近期又参与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建设,并从中获益。同时,新斯科舍农学院还是加拿大有机农业中心的基地。

个性化教学

新斯科舍农学院在不断发展,但依然保持着一种温馨的、小规模的校园氛围。教授们尊重学生的自 *** ,并积极营造一个具有挑战性而又不失可支持的教学氛围。新斯科舍农学院的毕业生在农学及其校办产业、水产、行政、贸易系统和食品安全等社会各领域均获得了成就,也有许多学生选择在教育、兽医学,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制药学等方面继续深造。

活跃的校园

新斯科舍农学院楼群中心建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先进的教室、图书馆、新闻中心、计算机中心、不同凡响的运动场地和风格廻异的庭园。还有一个配以高科技设备的工作农场用来开展教学和课题研究,拥有全国更先进的水产研究中心。校内的麦克里图书馆提供在加拿大大西洋沿岸地区农学方向最全面的资料库藏,同学们可以通过校园电子引擎直接搜索获得信息。新斯科舍农学院每年组织40多个的会议,其设施可以容纳300名与会代表。

国际化的大学

新斯科舍农学院有着频繁的国际间交流。多年来,学校接纳了来自60多个国家的学生。20多年来,学校先后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学、 *** 机构、非 *** 组织和私营企业达成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国际合作并共同发展的项目,新斯科舍农学院帮助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知识,并协助制订有关大学的课程设置和行政管理制度。

体育是传统强项

新斯科舍农学院在体育方面也十分优秀,而且历史悠久。学校的 “RAMS”运动协会的男子篮球队和女子篮球队、英式足球队和排球队均参加了加拿大大西洋地区高校体育运动协会的赛事。“LAGILLE 运动中心”是加拿大大西洋沿岸地区娱乐设施更好的体育中心之一,可举办各种体育比赛,中心建有体育馆、举重馆、壁球场地、健身房。学校在中心主办许多国家级锦标赛,可容纳1000多名观众。中心附近有足球场、游泳池。

提供学生助学金或奖学金

每年,新斯科舍农学院有许多学生从本校、 *** 、校友会以及校办企业获得奖学金。可以说,百分之八十在新斯科舍农学院学习理科、商学和工程专业的学生保证能获得奖学金。

园艺学院

园艺(本科)

培养掌握园艺学和相关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及园艺植物生产、科研、管理方面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产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能胜任果树、蔬菜、花卉科技开发、经营管理及从事观光农业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

高年级学生可根据社会需要选择园艺(果树、蔬菜)和观赏园艺两个方向,并修读相关课程。

毕业生适宜在农业、观光农业、园林、环保、商贸等部门就业,从事园艺规划设计、栽培、育种、园艺产品贮藏加工、贸易、商检及园林绿化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茶学(本科)

培养具备生物科学、食品科学和茶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从事茶树栽培育种、茶叶加工(含深加工)、茶叶审评检验、茶叶经济管理、茶叶营销贸易、茶文化等综合型的复合型高素质农业科学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宜在农业、茶文化、食品工业、商贸、旅游业、经济管理、茶文化等领域和部门就业,从事茶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生产加工、新产品开发、经济管理、质量检测、贸易、茶文化等方面工作。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

培养掌握设施作物栽培和育种、农业设施设计和建造、传感与测试技术和控制过程、设施环境与调控、设施农业经营与管理、种苗工厂化生产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农业设施规划设计、建造、管理和设施作物栽培管理、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种苗繁育、设施农业经营和管理的基本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适宜在农业及其它相关专业方向的现代科技推广、产业开发、产品设计与制造、经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业务工作,从事现代设施农业及其相关专业的现代科技推广、产业开发、产品设计与制造、教学与科研、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工作。

【新生必读】福建农林大学简介及2007年招生版学校概况

福建农林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多科性大学,由原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前身分别为创建于1936年的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和创建于1940年的福建省立农学院。校本部位于福州市西郊,并设有南平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700多亩,建筑面积79万多平方米。

学校现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理科基地、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40个博士点、73个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14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点、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7个省重点学科。有19个学院、62个本科专业、29个专科专业、43个成人学历教育专业。各类在校生近3万人,其中博、硕士生近2000人,全日制本、专科生2100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7000多人。教职工2300多人,在1400多名专任教学科研人员中,有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600多人,其中有1位中科院院士,3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9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之一、二层次人选,30位省表彰的优秀专家,400多位在岗研究生导师,125位享受 *** 特殊津贴的专家。

学校设有71个研究机构,国家糖料作物改良中心甘蔗分中心、全国甘蔗引种检疫站、教育部农药生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甘蔗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甘蔗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福建省昆虫生态学重点公共实验室、福建省植物病毒学重点公共实验室、福建高校作物遗传学重点实验室、福建高校病毒工程与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福建病毒工程中心、福建省农副产品保鲜技术开发中心、福建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水稻分子标记育种实验室、福建省闽台果树资源试管苗库、福建省农业科技培训推广中心、福建杉木研究中心和福建竹类研究中心设在我校。每年承担国家和省的科研课题300多项,“十五”以来共承担科研项目1200多项,获得科研经费2.1亿元,成果通过鉴定200多项研究成果,其中110多项获国家和部省级的科技成果奖。通过加强社会服务工作,累计增加产值100多亿元。学校创办的科技开发总公司,具有外贸进出口权,是省 *** 授予的福建省首批25家高新技术企业之一。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学、科研单位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还与美国加州大学、耶鲁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英国北威尔士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里大学、澳大利亚莫纳西大学、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圣玛丽大学、新斯科舍农学院、泰国甲色沙特大学、马来西亚农业大学以及台湾大学等结成为友好学校。学校的学报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还编辑出版了《甘蔗》、《武夷科学》、《华东昆虫学报》、《林业经济问题》、《高教理论与实践》等刊物。

为适应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学校建立了计算机 *** 中心、测试中心、电教中心、生物技术实验中心和80多个专业实验室,并在全省不同区域设立了20多个合作共建基地和4个科技综合示范区,在校内外建立了一批教学科研实验厂场,其中教学林场近4.7万亩。校图书馆是中国学术期刊首批文献检索咨询站和农业部首批查新单位,拥有藏书130万册,中外文期刊近6000种。

按照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将建设成教学科研并举,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并重,以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为发展重点的,立足福建、辐射华东、面向东南亚,优势突出、特色明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成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知识创新的研究基地、关键技术的攻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基地。

2007年招生版学校概况

●理、工、农、经、管、文、法7大学科门类,20个学院,64个本科专业

●率先在福建省属高校中取得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

●率先在福建省属高校中设立一级学科博士点

●率先在福建省属高校中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率先在福建省属高校中取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率先在福建省属高校中建立国家重点学科

●率先在福建省属高校中承担国家“973”项目

●率先在福建省属高校中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率先在福建省属高校中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

●2006年新增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新增数量居全国农林高校之一

●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居福建省高校之一

●二级学科博士点41个,硕士点7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3个,居福建省属高校前列

●国家和中央部委重点学科4个,居福建省属高校之一

●国家和部省级工程中心(研究中心)15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居福建省属高校前列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居福建省属高校之一

●谢联辉院士是福建省省属高校唯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629位正副教授,459位研究生导师

●10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9位国家"百千万人才",135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3位省杰出科技人员,1位省杰出人民教师,28位省优秀专家,数量居福建省高校前列

●校图书馆是中国学术期刊首批文献检索咨询站和农业部首批查新单位,与国内外1000多个单位开展情报交流与协作

●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校园计算机 *** 与国际互联,不出校门尽览世界信息

●学校是福建省重点建设的大学、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福建省绿色校园

●校园山水辉映,鸟语花香,是求知深造的理想园地

●完善的文体设施,多彩的课余活动,让您体验真正的大学生活

●70多年办学历史,地灵人杰,英才辈出;7万多名校友遍布海内外,薪火相继,业绩骄人

●据《大学》杂志发布的《2007中国高校科技贡献力排行榜》,福建农林大学科技贡献力居全国高校第39位,居福建省属高校第1位

●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的21世纪以来《中国大学评价》,福建农林大学综合实力均居全国高校百强之列

介绍下福建农林大学

【 学 校 简 介 】

福建农林大学是一所具有74年办学历史福建农林大学黄海南职称的省重点大学。其最早前身为1936年创办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2000年,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建校以来,学校形成福建农林大学黄海南职称了“明德、诚智、博学、创新”的校训,凝炼了“五种品格”(即耕牛的拓荒品格、骏马的争先品格、蜜蜂的勤勉品格、青松的顽强品格、小草的奉献品格),坚持追求“敬业乐群、达士通人”的精神境界。

学校位于福州市金山,校园占地面积234万平方米。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8个福建省重点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MBA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以及15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有22个学院、68个本科专业、43个成人学历教育专业。涵盖8大学科门类,在校本科生2.1万多人、研究生近3000人。现有教职工2300多人,专任教师1572人,有正高职称人员224人,副高职称人员494人,有福建省属高校唯一的1位中科院院士,96名博士生导师。自1984年以来,先后有1人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0人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42人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7人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农林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入选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入选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被评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员,2人被评为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28人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专家,74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37人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11人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

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是第二批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5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省级教学团队8支,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5个福建农林大学黄海南职称;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在校内外建立了一批教学科研实验厂场,其中教学林场近3100万m2。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226万册,电子图书91万种(册)。建校74年来,学校培养了10万余名毕业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设有农业部海峡两岸农业技术合作中心1个,国家农业产业技术研发中心1个,联合国(中国)实蝇防控合作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部委研发测试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级工程中心1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部省级研发基地16个福建农林大学黄海南职称;自1978年以来,有602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优秀社科成果奖,其中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国家三大奖6项、全国科学大会奖4项、合作获得国家三大奖9项。近3年来,承担科研项目1093项,科研计划经费达3.62亿元。获国家和部省级科技成果奖67项,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16项,鉴定(评审)成果143项。学校长期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以“6·18”为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连续7年“6·18”对接并获资助项目数居所有参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一,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与台湾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深厚的地缘、血缘、学缘、亲缘优势,不断加强两岸交流,拓展教学空间。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结成友好关系,开展教学、科研合作交流。学校成为有权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侨生的单位,并在全国率先招收台湾农业行业协会会员攻读成人教育学历。学校与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联合举办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2个本科专业教育项目。学校的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还编辑出版了《林业经济问题》、《亚热带农业研究》、《武夷科学》、《华东昆虫学报》、《高教理论与实践》等刊物。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校”、“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文明学校”(连续3次)、“福建省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连续2次)、“福建省绿色学校”、“福建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并连续21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平台和基地建设三个战略重点,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开放型、和谐型、平安型、廉政型、节约型、数字型、生态型校园,努力为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知识贡献和人才保证。

(2010年8月18日更新)

农大主页

百度百科

;ie=gbk 贴吧